让生命温暖谢幕:他们为居家患者铺就安宁之路

  工作服       |      2025-04-02 17:24:27

  生命的最后一程,该如何走得温暖而有尊严?在广州市黄埔区红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红山社卫中心”),医护团队经过十余年实践,组建了以家庭病床为支撑的居家整合安宁疗护服务团队,用专业与爱构建“红山模式”。去年,该中心陪伴12名患者在家中走完最后一程。2012年,红山社卫中心受当时发展现状影响,正式成立了安宁舒缓疗护病房,成为广州市较早开展安宁疗护的基层医疗机构之一。“我们作为基层医院能给患者带来什么?”黄埔区红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部主任罗岚在当年已是护士长,“社区一定是居家养老和安宁疗护的主战场,于是中心一直在摸索‘家庭病床’与‘安宁疗护’服务路径。”红山社卫中心在开展公益创投项目的过程中发现,不少临终老人更希望在子女的陪伴下,在家中安静地等待死亡的降临。2018年,红山社卫中心迎来重要转折点,借助广州市民生工程的契机,申请了首批试点护理站,以此为基础组建了独立的居家安宁疗护团队,将服务从机构延伸至家庭。然而,初期的探索并非一帆风顺,如何让专业服务走进患者家中成为居家安宁疗护的难点。“起初,老百姓对上门服务充满疑虑,看到我们来就关门。”罗岚介绍,为此,团队从细节入手,设计了独特的工作服——摒弃传统的“冰冷白大褂”,改用紫红色调,传递温暖与希望。同时,团队通过社区宣传、人才队伍培训、与社工合作等方式,逐步打开局面。近年来,红山社卫中心的安宁疗护团队探访了辖区2000多户家庭,平均每户每周上门3次。2024年,红山社卫中心开设了200余张居家安宁疗护床位,陪伴12位患者在家中走完生命最后一程。在中心的34张床位里,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28天,平均收费为680元/天。社区里有一位73岁的老太太,中心团队已服务她近六年。老人经历多次气管切开,长期卧床。团队不仅上门为她更换套管、处理压疮,jbo竞博电竞网址还帮助家属申请长护险、残疾人康复项目,传授家人谈论死亡的方式、如何召开家庭会议以及进行医疗决策等。“护理团队就像天使一样存在于他们家,给予的不仅是护理,更是陪伴和希望。”罗岚介绍,居家安宁疗护不仅仅是医疗护理,更是对患者及其家庭的全方位支持。红山社卫中心的团队包括医生、护士、康复师和社工,他们不仅提供胃管更换、伤口护理等医疗服务,还注重心理抚慰和社会支持。罗岚作为广州市安宁疗护服务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深感改变公众对安宁疗护的认知的重要性。“安宁疗护提供的是生命末期居家6个月的照顾过程。我们不讲‘死亡教育’,而是从‘生命教育’入手,帮助大家理解衰老与自然规律。”步入中心的安宁疗护病区,独立的服务区、管理区和生活辅助区设置温馨,谈心室内放置了沙盘、书籍等物品。中心在接收周边医院转接的临终病人后,会从“摄入”“体能生活”“年龄”“呼吸”“神志”“血压”“脉搏”“营养状态”“脏器状况”等方面为患者开展生存期评估,针对评估结果初步判断病人的生存期,并召集家属召开家庭会议,让家属们做好心理准备。去年,团队牵头制定了广州市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标准和参与医养结合安宁疗护服务标准制定,填补了行业空白。如今,红山社卫中心的“居家+机构”安宁疗护模式已走在广州市的前列。罗岚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政策支持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安宁疗护,让这一模式惠及更多家庭。记者了解到,红山社卫中心安宁疗护组建多学科协作团队,整合街道居委、三级医院等多方资源,通过提供症状控制、舒适照护、人文关怀三方面的安宁疗护服务,jbo竞博电竞网址建立三甲医院—社区—养老—居家“四元联动”的安宁疗护服务模式,建立起社区整合照顾的大闭环。“生命的最后一程,应该充满尊严与温暖。”罗岚说,“我们愿做患者和家属的‘幽谷伴行者’,陪伴他们穿过迷雾,走向安宁。”